高考总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5-09-24 来源: 本站 阅读:次
高考总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 5、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6、不者(“不”通“否”,否则。)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二、偏义复词 1、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是偏义复词,偏“入”) 2、孰与君少长?(“少长”是偏义复词,偏“长”) 三、成语典故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劳苦功高)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 (一)名词作状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在夜间,连夜。)2、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3、头发上指(向上。) 4、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膀一样。) 5、道芷阳间行(从小路、抄小路。) 6、间至军中(从小路、抄小路。) 7、持剑盾步走(步行、徒步。) (二)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 2、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 3、范增数目项王(示意、使眼色。)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刑人如恐不胜(施刑。) 6、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讲义气、合于义/告诉、说。) 7、若入前为寿(走上前、上前。) 8、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9、秦地可尽王也(称王。)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名词使动用法。另说意动) (三)一般动词的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止。)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4、常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四)动词作名词 此王秦之续耳(后继者、老路、覆辙。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 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