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7*24小时求学热线

010-12345678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远程教育 > 远程资讯 > >

高二历史复习方法 高二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间:2025-09-25 来源: 本站 阅读:

高二历史复习方法 高二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思想。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内容:  ①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②抗日战争时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说明毛泽东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影响: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纲)。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②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③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个代表: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③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年级寒假政治复习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