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7*24小时求学热线

010-12345678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成人高考 > 成考资讯 > >

高考总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2025年高考语文传记阅读要get这些套路

时间:2025-09-24 来源: 本站 阅读:

高考总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2025年高考语文传记阅读要get这些套路 传记文学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1)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  (2)文学性: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  A、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B、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C、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D、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阅读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总结归纳  1、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来写?  细节与事件是最主要的元素。  2、写人的文章写作重点是什么?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塑造其形象,来表现其人格魅力。  3、写人的文章一般可以有哪些手法?  表现手法:人物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白描、衬托、对比、侧面描写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  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看分答题、分点答题、力求全面。  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如何整体鉴赏一篇传记?  所有的作用都将体现传主的精神,这是传记的主旨内容。  点明手法+分析  问:手法的作用?  答题模式:①何种手法(细节,某种描写,对比等)  ②体现传主的精神、形象  ③有何效果(加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形象真实的同时更生动鲜明,更有人性化。)  标题作用:  ①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②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  ③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  ④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系)  ⑤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  ⑥点明了主旨,承载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  ⑦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⑧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  探究题的答题格式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  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附:明确段落(句子)所处的位置,把握其表达作用  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章往往采用倒叙形式,以达到此目的。  3、蓄势(张本,铺垫),引出下文的观点或具体某方面的内容;或奠定感情基调: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引出观点,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具体承接上文什么内容或话题,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2、衬托作用(主要突出主要对象,可在开头或中间)  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3、渲染,烘托气氛。(往往会带上作者情感倾向,多用于文学类)  位于末尾  1、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